English

这里的农民爱看中医

1999-11-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家杰 我有话说

最近,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局对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进行有病用药问卷调查表明,老年人中有81.3%的人“依赖中医药”,中年人中有52.7%的人“愿意求治于中医药”,青年人中有30.1%的人“首选中医药”。同十年前中医药备受冷落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顺义区政府一位负责人说,十年前,顺义区中、西医工作,一手软,一手硬,政府决策、政策导向、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全部向西医倾斜。全区中医药人员不足100人,高水平的中医师更少。群众防治病只能依靠西医。九十年代后,区委、区政府从工作实践和群众的呼声中认识到,应扭转重西轻中偏向,认真贯彻落实中西并重方针。他们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建立发展中医药事业责任制,并由区及乡镇两级中医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制度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在全区形成了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他们不仅很快完成了全区中医药资源调查,从资源优化配置、优势相对集中、网络覆盖全区出发,制定出了事业发展规划,并顺利完成了中医医疗机构的重组布局,形成了以区中医院担纲,遍布城乡的基层社区卫生站为目,8个乡镇卫生院起纲目联接作用,可以覆盖全区的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区政府重点扶持区中医院建设。近十年向其投入了近2000万元建设资金。现在,它拥有近7000平方米一流的门诊病房综合楼、开阔的室外空间、较完备的现代科学检测设备,中医住院病床比国家规定标准高20个百分点。每天门庭若市,住院病床始终保持90%以上。在免费为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培训中医药人员的同时,每年派出近百名中医师,深入基层传帮带,已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区政府做出表率,乡镇齐头并进。乡镇一级政府投向中医药事业的经费,普遍超出了区政府规定的限额。现在,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站的中医药设施,已不比省市及县级医院中医科逊色。区卫生局局长巩维国说,顺义是县改区,农民占总人口的80%。区、乡两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舍得投入,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看到了在农村普及中医药的好处。现在,乡下普遍建立起了合作医疗。自从中医药事业上去了,合作医疗的开支就下去了。牛栏山镇镇长王谊说,中医药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看中医不仅花钱少,疗效也比预料的好得多,值得增加投入。出于这个原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纷纷请城里的名中医到当地坐堂看门诊。岗山村党支部甚至用上万元年薪,请来3名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常年在村社区卫生站为农民诊病。

政府行为带动了群众认识的变化。从疗效和开销两项比较中,相信中医药的人逐渐增多。年初,预报可能发生流行性感冒。一支流感疫苗针剂单价67元,不算注射费,一个家庭至少要花一二百元。而用中医熬制的中药汤剂,算上药品和加工两项费用,一杯仅收费一元,一个家庭花一二十元即可保平安。结果全区老少人人吃中药预防。4月,出现甲肝病例,仍然用中药控制住了病情。平常看病,小病如伤风咳嗽小儿厌食,大病如中风高血压脑血管病,群众也乐意看中医。老农曹丙安患脑血栓后遗症,中药、针灸双管齐下,使他扔掉拐杖。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同样看好病,这样的好事在群众中传播很广,信任中医药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